此时的微博追求和手机、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
推特(Twitter)引入微博这一概念之后,微博在中国呈现爆炸式的发展,它的诞生标志着一个新型社交媒体时代的开始。随着社会各界人士不断涌入微博的浪潮中,其用户量不断增加。不得不说,微博辐射的范围已经触及不同人群的方方面面,也让微博从一个记录生活的工具,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媒体。在这里,利用微博可以传播品牌,提高知名度;利用微博推广商品,获得收益;利用微博发表看法、输出高质量的文章,受益匪浅;利用微博直播,吸引粉丝关注&&微博运营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机构和企业的常用模式。同时,微博运营已成为企业必备的一项职能,微博不仅与企业紧密结合,而且还将改变和影响整个商业社会。微博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市面上很多新媒体图书一出版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新媒体运营的内容太多太细,导致很多高校使用的教材总感觉跟实战还存在差距。企业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校迫切需要一套比较系统、实战技能又很强的新媒体专业学习丛书。本书特色1.实操性强过去的有关微博营销与运营的教材更多侧重概念介绍,缺乏新媒体实操经验。本书的定位是专门培养应用实操型人才,在理论介绍基础上更侧重实操训练。2.体系完善本书作为一本完整的课程教材,具备完善的微博运营框架体系。不仅讲解了入门操作,还涵盖了策略、规划、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有着较大的益处。3.内容丰富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颇具挑战性。本书融入了大量比较新颖和较具热点的话题,旨在拓展读者的视野和引发其主动思考。教学建议本书适合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微博营销与运营课程的教材。如果选用本书作为教学用书,建议学时为32~48学时。作为课堂教学用书,要多进行实战训练,可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说明本书中所用大V名V吸粉增粉等均为行业和网络通用流行用语,不代表任何观点。编者情况本书由蓝色光标高级客户主任刘勇、《微博控 控微博》作者萧秋水和秋叶PPT创始人秋叶共同完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诸多朋友帮助,在此不一一致谢。由于时间仓促,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对本书的意见和建议,请发至邮箱Liuyongvip@yeah.net。编者2016年11月Chapter 01 认识微博时代知识结构图通过阅读本章内容,将学到:1.微博的发展历史;2.微博存在的价值;3.微博的传播特征及种类;4.微博与其他社交产品的区别。1.1 微博的起源1.微博的诞生:一个时代的开始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注链接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2006年,美国网站Twitter(推特)推出了微博客服务。Twitter作为一个边缘项目诞生,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所见所闻和想法、看法以短信息的形式发送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而不仅仅是发送给个人。Twitter创立之初,为数不多的用户只是利用这个平台互相说说小笑话,但使用者们很快发现,Twitter 传播方式如此与众不同:当一位推客接收到其认为值得推荐的信息后,会重新将其发送,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这意味着或许你只有少数关注者,但通过关注者的重复转发,信息又会被交叉传播,传播量会快速放大几百倍、几千甚至几万倍。Twitter 迅速进入大众视野,并很快风靡美国进而风靡全球。据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7月期间,Twitter全球独立访问用户量已突破5000万。在 Twitter 上落户的,既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这样的政治家,如图1-1所示,也有国内外的明星,还有微软、苹果等著名企业和机构。从此,一个微博的时代正式开始。课堂讨论生活中,获取有的信息或遇到有的事情,你会主动分享到社交媒体上吗?图1-1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 Twitter2.微博的发展历程:脱颖而出的新浪微博随着 Twitter的风靡,国内的微博也悄然兴起。在中国,微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入期):极客(geek)型(2007~2008年),以海内饭否叽歪做啥为代表,微博主以 geek为主,大部分都是 IT人,也有如媒体等少量其他行业精英。此时的微博追求和手机、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IM)的互通,但只有叽歪在市场方面做了较多探索,不过这一阶段的微博因种种原因,最终都没有生存下来,如图1-2所示。图1-2 饭否首页(2016年)第二阶段(探索期):试探型(2009年),以嘀咕Follow5为代表的企业进一步深化和探索微博应用,虽然有了很多新花样,但仍未走出困局,纷纷开始转型,如图1-3所示。图1-3 Follow5首页(2016年)第三阶段(成长期):门户型(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以各门户网站、大型网站为主要代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是其中的佼佼者,如图1-4所示。此阶段微博突出了微博的媒体特性、社交特性,将人群扩大到更大范围,让微博走向了普及阶段。图1-4 腾讯微博(2009年)2009年,以国内门户网站强力入围为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