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行利用虚假的“避坑”帖来诋毁店铺?这样做可以迅速止损并维护权益。
在网上看到有内容抨击自家店铺,经过调查发现对方根本没有消费记录,点开主页后才发现是同行故意散布谣言——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沉默!
同行之间的造谣和抹黑行为,可能会严重影响店铺或公司的声誉。作为受害者,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对方承担侵权的责任;如果情况严重,对方可能因此被追究法律责任。
许多人认为诉讼过程漫长,对于道歉和赔偿并没有太大关注。他们最急于的是迅速删除不实帖子,以防止负面影响进一步扩散。然而,自己多次向平台投诉却没有得到回复,该如何处理呢?
今天我将教大家一个实用的技巧,可以帮助你与平台更好地配合进行删帖。
发送律师函,要求信息发布平台删除虚假内容,必要时可以申请对相关账号进行限制。
许多人感到困惑,为什么自己投诉一个月都没有结果,而平台在收到《律师函》后却能迅速处理,甚至直接限制账户?
根据相关规定,信息平台在收到正式法律通知后,必须及时将该通知传达给相关用户。同时,平台还需依据初步的侵权证据和自身的服务性质,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如果平台未能及时采取行动,导致损害后果扩大,将与发布不实信息的用户共同承担责任。
平台平时接到的举报数量较多,可能无法立即处理。然而,一旦收到《律师函》,为了避免连带责任,通常会迅速处理删除帖子。之前有案例显示,平台在收到《律师函》后,几分钟内就完成了删帖。
大家要学会用合法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及时处理不实信息,这样之后就不会有人轻易地造谣或发布“避坑”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