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隐私或名誉受到侵犯?法律维权实操指南
一、证据固定:在48小时内锁定关键证据。
请截图保存完整的侵权信息,包括发布者的账号名称、发布时间、点赞数和转发数,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请使用设备的“屏幕录制”功能保存动态证据,录制时应保持连续性,不可进行剪辑,以确保证据的有效性。
请尽快在公证处办理电子证据的公证,或使用「权利卫士」等合规的存证平台上传证据,以确保专业的保全措施。
二、平台反馈:迅速在24小时内采取行动。
1.主流平台的投诉流程
•小红书:进入侵权笔记的页面,点击右上角的「…」,选择「举报」,然后勾选「侵犯权益」中的「名誉/肖像权」,最后提交证据即可。
在抖音上,长按侵权视频,点击“举报”,然后选择“侵权”类别,按照提示提交个人身份证明材料以完成投诉。
2.律师函的介入沟通
请联系专业律师撰写律师函,明确要求侵权方删除相关内容并公开致歉。同时,将律师函同步发送至侵权内容所在的平台,以促进处理进展。
3.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如果侵权内容包含人身威胁信息,或已经广泛传播,应该立即报警,并请求警方出具《接报回执》以保留官方记录。
三、法律措施:根据情节选择应对策略。
民事起诉
赔偿标准:精神损害赔偿的金额一般在500元到5万元之间。如果因侵权行为导致财产损失(例如维权费用或误工损失),可以额外要求赔偿。
胜诉的关键在于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两个方面:首先,对方存在“主观恶意”,即明知信息不真实却仍然进行传播;其次,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比如个人的社会评价下降或精神状态受到影响的相关证明。
刑事报案
•立案依据:依据《刑法》第246条,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进行报案:
如果诽谤内容在网上的点击和浏览总数超过5000次,或被转发超过500次;
因诽谤使受害人出现自杀、抑郁等严重后果(需提供医院的诊断证明)。
四、舆情应对:减轻负面影响
•通过认证账号发布《严正声明》,声明内容需经过律师审核,以避免不当表述引发新的问题。内容应澄清不实信息,并说明已采取的法律措施。
•通过发布积极内容(例如个人获奖经历、参与的公益活动等),结合SEO优化来提高这些内容的搜索权重,以降低负面信息的曝光率。
关键提醒
1.避免与侵权方直接对抗,以免对方截取聊天记录反过来指控自己“网络暴力”,从而使维权处于被动状态。
2.当未成年人遇到网络不良行为时,家长可以凭借户口本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证据保全、投诉和提起诉讼等操作。
#保护个人信息 #被挂 #被挂了 #舆情处理 #负面处理 #负面舆情 #举报 #避雷 #避雷贴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